根据团省委《转发团中央<学校共青团改革评价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有关要求,dhy大红鹰充值中心团委(以下简称“广东医团委”)对共青团改革的有关情况进行自评。经dhy大红鹰充值中心党委审核和批准,现将dhy大红鹰充值中心共青团改革自评情况公开如下。
一、自评情况
(一)政治教育机制
1.坚持不懈加强团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广东医团委在学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以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始终坚持政治性的第一属性,把握思想引领的主责主业。恰逢建党百年,学校各级团组织以“百年礼赞,青春同行”为主题,开展近百场活动庆祝党百年生日,校院两级积极推动《灯塔工程——广东青少年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行动方案》,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灯塔学习会,通过青马工程灯塔班开展“灯塔云团课”, 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学思践悟,传承红色基因。广东医团委组织全校团员青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广大青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团员青年头脑,强化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开展感染力强、青年特点鲜明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利用青年大学习、学习强国、党史知识竞赛等方式,在全校掀起学习热潮。常态化开展“四史”学习,团支部组织化学习参与率达到100%。在公众号设置党史学习教育主题专栏,截至2021年10月15日,共推出了21期“红色小课堂”、190期“跟团团君学党史”和213期“每日学党史”,积极组织青年参与“青年大学习”党史主题团课宣讲。打造“广东医青年说”品牌项目,通过广东医团委视频号,以青年视角说青年,推出6期 “灯塔云团课”微视频,阅读量超过4.3万,被广东省学联视频号转载推广,让党史学习教育在线上“开枝散叶”。
2.持之以恒巩固基层组织政治举荐制度。广东医团委严格按照“两个一般、两个主要”规定,团组织规范程序推优入党比例达到100%。完善dhy大红鹰充值中心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机制,突出理想信念教育,注重实践导向,建立校院两级“青马工程”培养机制,“青马工程”学员中学生团干部比例达到80%,开设了“青马灯塔班”,在校级青马工程培训班的基础上选拔70名优秀学员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培养,对达不到培养要求的学员严格淘汰。
3.不断强化校园意识形态教育。广东医团委积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学生组织、社团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安全教育,按照要求配齐社团指导老师,定期开展学生干部防范化解风险相关培训,抓牢社团组织年检备案制度。通过海报、橱窗、团报团刊等传统形式加强青年的思想引导,不断完善“国旗仪仗队”爱国主义教育阵地的建设,利用烈士纪念日、“五四”青年节等重要节点契机,开展全校性升旗活动,提升青年的思想意识和思想觉悟。成立新媒体运营部门,强化各类团属阵地管理,建立新媒体逐级审核制度;依托志愿者团队组建清朗网络志愿者队伍,建立学院学生干部、校级学生骨干、宣传部门干部三级网络监测队伍,学生干部既是校园舆情监测员,也是舆情风险的报告员,有利于防范化解风险,做好舆情监测。
(二)实践教育机制
1.积极推进完善育人载体活动制度。dhy大红鹰充值中心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形成了以暑期“三下乡”为核心,常规实践服务为延伸,校地共建服务为拓展的广东医实践育人模式。一是通过创新暑期社会实践组织形式,积极组织、发动团员青年在校期间参加暑期“三下乡”“返家乡”“展翅计划”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团员青年在社会中彰显先进性,主动融入地方区域化团建工作,面向群众开展服务,引导青年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厚植家国情怀。学校连续五年获评“暑期最佳实践大学”,连续两年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优秀单位”,获评“镜头中的三下乡”优秀单位等省级以上表彰151项。首创线上“多彩小课堂”,开展“认识自我”“保护自我”“提升自我”三大板块15门在线课程,将医学科普与“云支教”相结合,向湛江市乡村地区发布线下课程包100套,线上课程观看量超过1.5万人次;二是积极规划志愿服务项目的发展。完善dhy大红鹰充值中心青年志愿者组织建设,常态化开展志愿文化节、志愿服务项目设计大赛等志愿服务项目行动,将志愿服务落地与志愿项目孵化有机结合,推动dhy大红鹰充值中心志愿服务向常态化、制度化、项目化发展,一大批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集体获国、省级表彰,dhy大红鹰充值中心项目在第四、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金奖,在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中获四星优秀项目,三个团队获评广东志愿服务铜奖;积极推动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将志愿服务与团员考核评优相结合,将每年至少参与20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作为青年入团和团员的评优评先的标准。三是组建七大本科生书院,建立健全书院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路径,为团员青年的心智和体魄的成长、素质和能力的增强、学业和实践的精进提供平台。各书院在学校共同的办学理念、共同的校园文化引领下,明确办学理念和建设目标,逐渐形成书院传统和特色。四是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为团员青年的学习和生活等日常事务的办理提供“一站式”服务;建立学习支持中心,开展专业咨询、课程咨询、选课咨询、考研咨询、改善学习方法等引导和指导服务。
2.丰富第二课堂成绩单工作内容。学校出台《dhy大红鹰充值中心“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暂行)》,将“第二课堂成绩单”作为本科学生毕业的硬性条件,内容涵盖思想成长、实践实习、志愿公益、创新创业、文体活动、技能特长等类型,实施学分制,且必须完成每类型学分,实现青年全面发展,将理想信念、政治素养、道德品质、能力素质等育人成效显性化,积极探索将“第二课堂成绩单”作为学生综合测评、评奖评优、团员评议、推优入党、求职就业等基本资格和重要参考。
3.积极推动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专家库,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组建学生科研工作室,开展“我与青年博士面对面”活动,提高学生科研积极性;组织开展“挑战杯”系列竞赛、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申报、“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立项等,构建系列创新创业平台。根据医学院校学生特点,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有创业意向学生和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团队提供培训、指导、管理服务,加大创新培育投入,鼓励创新带动创业,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强基础、搭平台、重引导,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在创新创业驱动下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青年在创新创业探索中实现自身价值。积极在校内推广“展翅计划”平台,引导dhy大红鹰充值中心学生利用通过平台寻求实习见习机会,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积极组织应届毕业生参与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山区计划,引导广大青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建功立业,近5年,36名毕业生加入“西部(山区)计划”行列,涌现出罗华盛等一批优秀志愿者典型。
(三)组织建设机制
1.不断规范基层组织建设。构建党委领导下共青团主导的团学组织格局,优化组织机构,有效覆盖各类学生群体。按期规范召开学校团代会,积极推动二级团委召开院级团代会,推动学生团支部每年开展换届工作。加强团员意识教育,推进“学习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教育实践常态化;抓好“新生团员第一课”,在新生团支部中推进“五个一”团员意识教育。每年11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团员评议制度,覆盖率100%,毕业生团员发起率达99%。每年10月组织开展新生团支书专题培训会,制作《dhy大红鹰充值中心团支部工作手册》,明确团支部工作清单,积极推动团支部规范建设。积极推动实施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逐步建立健全符合学校实际的基层组织体系和组织运行机制。突出团支部引领主导作用,抓住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等重要节点,开展主题鲜明的团日活动,规范开展“三会两制一课”、主题团日等。
2.不断加强学生会组织建设。推动《关于推动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落地实施,不断加强学生会组织建设,聚焦服务学生主责主业。学生会建设已纳入学校党建工作整体建设布局,学校负责学生工作的校领导分管学生会工作,学校党委常委会每年至少听取1次学生会工作汇报,研究决定重大事项。巩固健全改革机制,坚持精干职能、精简机构、力量下沉,按期规范召开学生代表大会。目前,校级学生会两校区共设主席团加六个部门,工作人员数量为60人,主席团成员数量为5人,实行主席团轮值制度,轮值周期为一个学期。聚焦学生学业就业核心需求,已形成一批做得实、叫得响的服务项目,如“大学生论坛”、“科技学术节暨书香悦读节”、“校园文体艺术节暨生命文化节”、“大学生创业就业分享会”等活动。坚持从严治会,制定《dhy大红鹰充值中心学生会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完善《dhy大红鹰充值中心学生会例会制度》,建立健全学生会工作人员监督约束机制,提高学生会的内部管理水平,师生对学生会和工作人员的满意度稳步提升。
3.不断加强学生社团管理。学生社团工作纳入学校思政工作和群团工作整体格局。印发《dhy大红鹰充值中心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学校党委定期听取学生社团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问题,配齐专职工作人员管理社团,严格执行学生社团注册登记和年审制度,规范学生社团活动审批和管理,进一步完善社团管理部门建设,成立社团建设管理评委委员会,建立社团工作部,指定一名团委副书记专职负责社团工作,配齐85个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其中思政类、志愿公益类社团指导教师均为中共党员。积极开展方向正确、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每年5月份开展学生社团文化月、10月开展社团巡礼嘉年华,展现社团独特风采,打造社团精品活动。其中,广翼社会工作协会被评为“2020全国高校百强学生社团”。
(四)保障支持机制
1.扎实完善共青团组织建设。将团的建设纳入学校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学校党委每年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研究团的工作,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分管共青团工作,工作有指导、有安排、有支持。
2.积极推进共青团队伍建设。校团委实行“1+2+3”(即1名书记、2名专职副书记、3名兼职副书记,其中分别兼职副书记由2名学生和1名教师兼任)的领导机制,校级团委书记按学校处级正职干部配备和管理;目前学校团委配备6名专职团干,各学院为加强团干力量,选聘优秀青年教师兼任团委书记、辅导员兼任团委副书记。各学院团委书记每年向校团委述职,并将评价结果区分不同等次,反馈给各学院党委。教师团干部的考核以共青团工作作为主要内容,考核结果和工作成果作为评聘职务和绩效分配的重要参考,强化团干部上讲台制度,教师团干部每人每学期讲团课不少于2次。
3.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资源保障。校级团委单独设置,未把团的组织机构随意撤消、合并或归属其他工作部门。团建经费纳入党建经费整体计划,按在校生人均每年不低于20元的标准划拨校级团委日常工作经费,并在活动场地、设备、时间等方面对团的工作予以保障。
一直以来,广东医团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贯穿青年培养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崇高职业道德、强烈社会责任、深厚人民情怀作为广东医青年的成长方向,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强化组织建设中夯实共青团工作基础,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广东医青年。学校团委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首届海峡两岸医学人文合唱节银奖等国家级荣誉120多项,省级荣誉110多项,是自2016年来全国唯一一所连续五年获“全国暑期最佳实践大学”的高校。
二、存在的不足
(一)学校共青团建设的制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共青团工作内涵建设有待加强和提升,共青团综合改革效能尚未充分发挥,团学组织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二)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思想引领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推动“青年大学习”方式、方法的创新性不够,有待进一步提高。面对团员青年群体特征的新变化,如何提升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不多、渠道不多,效果不明显。
(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团干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水平还不高,对共青团建设的“广东医实践”凝练不够,理念厘定、特色凝练、理论提升等专业性、战略性方面实招不多。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效应彰显还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抓实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抓实团的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构建“两抓实三创优”的工作格局。修订和完善团学组织的相关制度,进一步理顺和优化学校共青团工作的体制机制,积极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激发基层团干的工作积极性。
(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学校文化建设,着力从组织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服务育人等方面彰显“五维育人成效”。进一步完善落实具有广东医特色的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客观记录、认证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经历和成果,使“第二课堂成绩单”成为学校人才培养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
(三)以贯彻落实学校第一次团代会精神、开启实施“十四五”规划和推进共青团改革、学生会(研究生会)改革、学生社团改革为契机,配齐配强团委专职干部职数、编制,不断增强团组织吸引力、凝聚力,不断提高共青团服务学校改革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能力水平。
附件:dhy大红鹰充值中心共青团改革自评表
如发现上述自评情况存在弄虚作假,请向团省委反映。团省委监督邮箱tsw_jiwei@gd.gov.cn。
共青团dhy大红鹰充值中心委员会
2021年10月18日